星期五, 9月 26, 2008

珍惜運動遺產

洋基球場於2008年9月21日正式走入歷史,結束了85年的輝煌歲月,它被視為美國運動文化中的西斯汀教堂,不僅僅是作為棒球場,貝比魯斯、迪馬喬、曼托、貝拉等名將征戰之處,更是大學與職業美式足球史上「最偉大比賽」的發生地;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黑人拳王喬•路易士在此擊敗德國拳手施麥林,為希特勒的亞歷安民族至上論再澆一把冷水;足球傳奇比利的身影也於1976年在此現身,為紐約掀起一陣足球熱;歷任教宗的彌撒,也是洋基球場留給美國的無數遺產之一。

在洋基球場告別賽中,洋基隊史上的傳奇球員齊聚一堂,比賽轉播中,過往的光輝時刻也不斷被重播,貝比魯斯的揮棒身影、馬里斯的單季第61支全壘打、「十月先生」瑞基•傑克森世界大賽中的單場三響砲等等,曾經在這球場投出過完全比賽的三組投捕搭檔拉森—貝拉、孔恩—吉拉迪和威爾斯—波沙達,也一同在投手丘上合影紀念。2001年,紐約在遭受911事件重創後,洋基隊與洋基球場,更成為全紐約精神寄託,當年世界大賽神奇的第四、五兩戰大逆轉,更不知撫慰多少紐約客的心。而對於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洋基球場也正是一場場王建民先發主投的記憶所在。

運動場館本身不過就是鋼筋水泥、紅土和綠草,然而無數運動員在其中奔馳,以汗水灌溉,賦予它生命,他提供了一個集體記憶建構的背景,一個85年的球場,孕育出多少可觀的集體記憶與國族認同。洋基球場的告別賽,離情依依,讓所有洋基球場的世代最後一次藉著重溫過往歲月,準備好迎向未來。反觀台灣現代運動史上重要的場館,台北市立棒球場、中華體育館、公賣局球場等等,我們實在欠他們一個應有的再見。

台北市立棒球場,在那裡,紅葉少棒擊敗日本和歌山隊,開啟了台灣的少棒風潮,而且孕育了幾乎當代所有棒球好手;1985年,國際棒球邀請賽中呂明賜對日本隊的比賽單場三支全壘打,包括延長第十四局飛越球場的再見全壘打,讓我知道,我這輩子是再也離不開這神奇的運動了;1990年,統一獅隊汪俊良用全壘打揭開中華職棒的序幕;80年代的瓊斯盃,一場場在中華體育館中韓浴血戰的回憶,卻在一把鴻源集團集會的大火中付之一炬。老一輩的朋友,也一定對南昌路上公賣局球場有著濃得化不開的感情。

但是這些,感覺已經好遙遠,一個國家運動文化的深耕,必須要先從集體記憶的不斷刷新開始,貝比魯斯活躍在1920年代,卻從未離開過美國;1968的紅葉記憶,卻已凋零。明年中華職棒20年,或許該是做點事的時候,喚醒沈睡在你我心中的感動,珍惜我們的運動遺產。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