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02, 2009

奧斯卡與類固醇狂想

奧斯卡獎與類固醇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干的事,但是在第81屆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主持人休•傑克曼卻將這兩件事連結在一塊,也讓我開始對電影與運動的關連產生了些狂想。

如果你錯過了頒獎典禮上的這個橋段,事情是這樣的。在開場的歌曲串連秀之後,休•傑克曼介紹了些入圍者與明星,當他在介紹梅莉•史翠普時,他說到:「梅莉破紀錄地第十五次入圍奧斯卡獎,通常一個人有這樣神奇的表現時,只有一件事能夠解釋—類固醇。」

這個梗當然是影射在美國職棒大聯盟亂竄的類固醇疑雲,特別是金童亞力士•羅德里格茲(A-Rod)也坦承在2003年球季中使用過類固醇,這讓所有棒球迷震驚與失望,如果連A-Rod都「不乾淨了」,美國職棒如何看待這個「類固醇年代」的所有紀錄與球員?

這篇文章中,我一直避免使用「禁藥」這個詞,那是因為在當時大聯盟官方其實並未明文禁止類固醇的使用,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心態,畢竟球迷愛看全壘打漫天亂飛,球員工會也就順水推舟,越多的全壘打,代表越高的薪水,而且大聯盟球員也不打奧運,不會碰到任何國際賽會藥檢的問題。所以後來被揭發的不管是邦斯、吉昂比、A-Rod,其實都像是學生們在老師沒有說不可以open book的考試中完成了考試,直到過了幾年後,老師受到校方的壓力,開始翻舊帳而揪出了那些考試時翻書的學生,甚至沒收他們畢業的文憑。

類固醇對於棒球員來說當然是有助於球場的表現,肌力的快速養成,進而使得揮棒速度加快、擊球距離增加甚或迅速恢復體力等等。運動場上強調球員靠自身力量與天分獲得成功,然而電影裡的各項成果卻都是各式各樣新科技與輔助所致。妮可基嫚在「時時刻刻」中,戴著假鼻子而演活了維吉尼亞•伍爾芙,莎莉塞隆增肥、劃上醜妝演繹「女魔頭」,雙雙奪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布萊德•彼特靠著科技與化粧扮演生理時鐘倒逆的班傑明,沒有人質疑這些人的表現是「灌水的」或是作弊而來,反而頒獎表彰這些幕後的化粧師、服裝設計師等等。那麼為什麼運動場上,我們不乾脆開放所有「禁藥」讓所有人都可以近用這些提升表現的東西,甚至鼓勵這些也是竭盡己力希望幫助運動員提升表現的訓練員或是藥廠,來頒發個年度最速效興奮劑與藥廠?為什麼我們讚嘆靠化粧或電腦合成技術變老的布萊德•彼特,但卻譴責吃藥的A-Rod?粧化得好,也要好演員來彰顯,吃禁藥的球員也還不一定打得到球呢!

當然有人會說這樣的類比不倫不類,演戲怎可與運動混為一談,但仔細想想,兩者都是人體的展演,何以明星可以靠化粧甚至整形提升其表演層次,運動員卻不可以靠吃藥、打針來展現其表演而取悅觀眾?

小小的狂想,大大的問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