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26, 2008

珍惜運動遺產

洋基球場於2008年9月21日正式走入歷史,結束了85年的輝煌歲月,它被視為美國運動文化中的西斯汀教堂,不僅僅是作為棒球場,貝比魯斯、迪馬喬、曼托、貝拉等名將征戰之處,更是大學與職業美式足球史上「最偉大比賽」的發生地;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黑人拳王喬•路易士在此擊敗德國拳手施麥林,為希特勒的亞歷安民族至上論再澆一把冷水;足球傳奇比利的身影也於1976年在此現身,為紐約掀起一陣足球熱;歷任教宗的彌撒,也是洋基球場留給美國的無數遺產之一。

在洋基球場告別賽中,洋基隊史上的傳奇球員齊聚一堂,比賽轉播中,過往的光輝時刻也不斷被重播,貝比魯斯的揮棒身影、馬里斯的單季第61支全壘打、「十月先生」瑞基•傑克森世界大賽中的單場三響砲等等,曾經在這球場投出過完全比賽的三組投捕搭檔拉森—貝拉、孔恩—吉拉迪和威爾斯—波沙達,也一同在投手丘上合影紀念。2001年,紐約在遭受911事件重創後,洋基隊與洋基球場,更成為全紐約精神寄託,當年世界大賽神奇的第四、五兩戰大逆轉,更不知撫慰多少紐約客的心。而對於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洋基球場也正是一場場王建民先發主投的記憶所在。

運動場館本身不過就是鋼筋水泥、紅土和綠草,然而無數運動員在其中奔馳,以汗水灌溉,賦予它生命,他提供了一個集體記憶建構的背景,一個85年的球場,孕育出多少可觀的集體記憶與國族認同。洋基球場的告別賽,離情依依,讓所有洋基球場的世代最後一次藉著重溫過往歲月,準備好迎向未來。反觀台灣現代運動史上重要的場館,台北市立棒球場、中華體育館、公賣局球場等等,我們實在欠他們一個應有的再見。

台北市立棒球場,在那裡,紅葉少棒擊敗日本和歌山隊,開啟了台灣的少棒風潮,而且孕育了幾乎當代所有棒球好手;1985年,國際棒球邀請賽中呂明賜對日本隊的比賽單場三支全壘打,包括延長第十四局飛越球場的再見全壘打,讓我知道,我這輩子是再也離不開這神奇的運動了;1990年,統一獅隊汪俊良用全壘打揭開中華職棒的序幕;80年代的瓊斯盃,一場場在中華體育館中韓浴血戰的回憶,卻在一把鴻源集團集會的大火中付之一炬。老一輩的朋友,也一定對南昌路上公賣局球場有著濃得化不開的感情。

但是這些,感覺已經好遙遠,一個國家運動文化的深耕,必須要先從集體記憶的不斷刷新開始,貝比魯斯活躍在1920年代,卻從未離開過美國;1968的紅葉記憶,卻已凋零。明年中華職棒20年,或許該是做點事的時候,喚醒沈睡在你我心中的感動,珍惜我們的運動遺產。

星期一, 9月 22, 2008

向貢咱台灣無人才

國片「海角七號」上映後,造成許久未見的國片熱潮,另一部「囧男孩」順勢上映,我們好像看見了國片復興的期望,大夥驚覺,原來我也可以在一個月內進電影院看兩部國片。

海角七號的成功,在於它述說的是這塊土地上的故事,每個觀眾都可以在電影中的人物中找到些許的自我投射,它時而輕鬆好笑,時而諷刺台灣時政,更帶著濃濃對這塊土地的情感。海角七號絕對是一部商業片,它超脫了過去十數年國片的框架,不再只是同志情感、都會疏離或歷史悲情,而是實實在在、對大多數人而言「親切」、且共鳴度高的話題與人物。電影本身夠吸引人,再搭配套票銷售與部落格行銷的順水推舟,使其展現國片難得的票房爆發力。好久不見令人興奮的國片,也正因為如此,上至政府單位包場,下至各大媒體大幅報導、網路串連推薦,希望為國片復興盡一份力,但若要說這就是國片復興的契機,我卻還不敢如此樂觀。

以囧男孩來說,它不若海角七號的清新討喜,而是一部關於成長的沈重電影,我相信,如果不是海角的光暈效果,囧男孩恐怕也是像之前九降風一般,叫好但卻票房發囧的國片。

近年國片的問題,都是卡在是資金上,郭台銘意氣風發地宣布百億百部國片計畫,已經是遙遠而不堪回首的空語,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為了拍片所背的債,媒體已廣為報導,拍攝資金困乏,使得連片中的置入性行銷都變成了可接受之惡。坑坑疤疤的國片輔導金制度也早不合時宜,缺乏穩定且足夠的資金來源,遑論「復興」?

缺乏資金,使得國片拍攝只能使用大量的「素人」演員,這也是近年國片的一大特色,請別誤會,不論是海角裡的茂伯、或是囧男孩裡的騙子一號、二號,都讓人動容與激賞,但就現實面而言,眾多的素人演員其實是凸顯了國片的困境,而非復興的徵兆。

好萊塢之所以為好萊塢,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其明星系統(star system),源源不絕的新星誕生,以其魅力席捲全球。國片極盛時期的「二秦一林」、港片全盛時期的「嘉禾三寶」也都凸顯了明星在電影產業裡的重要性,光靠素人,是難以撐起一整個電影工業的,如同海角七號片中東拼西湊的素人樂團,儘管動人與充滿熱情,但畢竟只屬於開場的暖場樂團,而非主秀。

透過海角七號,讓我們看到台灣的土地與人文就是我們最大的資產,就像片中鄉代大聲疾呼的「向貢咱恆春無人才」,台灣電影有的是人才,海角七號燃起美麗的光芒,莫讓它成了一顆耀眼的流星。

星期日, 9月 14, 2008

WBC再考驗建仔

對於棒球迷來說,這個夏天好像結束得不夠快,北京奧運成為一個不願面對的真相,巴不得時間快轉到明年三月第二屆世界棒球經典賽(WBC),王建民與郭泓志聯手、「金鏞」再度連線,左踢日本、右打韓國、扣倒中國。嗯~夢是美好的。
WBC與奧運截然不同,是美國大聯盟一手促成的比賽,官方大力希望明星球員重回祖國效力,台灣徵召王建民,再自然不過。洋基隊宣布支持其球員參加明年的WBC,與3年前的保留態度有了大轉變,此舉無疑讓台灣棒壇振奮,有了王建民,中華隊的勝算自然大增。身為一個球迷,當然樂見王建民再披國家隊球衣,然而,幾點現實卻是不得不思量的。
WBC亞洲區首輪比賽在三月初,美國職棒投捕手一般在二月中報到,屆時王建民人遠在洋基隊佛羅里達州的春訓基地,比賽在東京進行、中華隊大多數成員在台灣,王建民是否要為了一場比賽飛越美國大陸加上一個太平洋的距離?更何況因腳傷停賽半年的王建民,是否在復出的第一場正式比賽就必須是如此強度的大賽?
再者,就賽制面而言,在首屆WBC舉辦時,其實就已多所討論,也就是比賽時點的問題。三月對於大多數職棒選手而言,都還在春訓階段,身體強度與體能都還在調整,掛上國族大旗的WBC,讓選手必須提早進入備戰狀態,抵觸其所習慣的訓練步調,特別是投手需要較長調整時間,這也是為什麼WBC有其特殊的「投球數限制」。問題就來了,改變投手春訓節奏,很可能影響的是一整個球季的表現,陽建福就是最悲情的例子之一。三月份的八搶三資格賽,顛峰狀態的阿福,一夫當關連克墨西哥與澳洲,幫助中華隊拿下奧運門票,但是接下來的職棒球季始終未進入狀況,奧運對中國和韓國的大崩盤更是令人怵目驚心。
當然,不是所有投手都會有如此極端的表現,但是三月大賽,的確為投手狀態增加變數,身為球迷,我們是希望在國際賽場看到只能投65球的王建民,還是一整季狀況平穩,為我們帶來每五天一次興奮的王建民?三月份的大賽,迫使球員提早進入備戰,不但使球員維持狀況不易,更可能造成球員的傷害,第一屆WBC,韓國金東柱在對中華隊的比賽中,一記撲壘讓他整季報銷;墨西哥籍、現任紐約大都會隊終結者Luis Ayala也在對美國的比賽傷了手肘,同樣損失整個2006年球季。當然,每一場比賽,球員都有受傷的可能,但是在未進入百分百備戰狀態的比賽,受傷的風險是大幅增加的。
選擇在三月份進行比賽,讓WBC成了一個缺陷的賽事,不過衡量現實,並沒有一個完美的比賽時間,若選在球員狀況最佳的時候的季中,則會中斷了大聯盟球季;而球季後,雖然讓球員必須拖著已征戰整季的身軀再為國家拼搏,但似乎成了較理想的時點。
但無論如何,現行的賽制就是如此,棒協勢必徵召王建民,但是球在王建民手上。三年前的他,為了站穩大聯盟腳步而婉拒,當時雖讓人有憾,但王建民卻以19勝回報我們;現在的他,必須面臨腳傷復健與重新尋回投球節奏的挑戰,倘若王建民選擇再度缺席WBC,相信真正的球迷也能諒解。

標籤: , ,

English Only

美國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LPGA)日前公布,自2009年球季起,新人球員必須通過英語口語能力測驗,並且在職業-業餘配對賽(pro-am)、頒獎儀式及接受訪問時以英語表達,方才具有LPGA的資格,原先的球員則必須在兩年內通過語言能力測驗,否則將被禁賽。這項規定在美掀起軒然大波,許多亞裔團體紛紛向LPGA提出抗議,認為有歧視亞洲人之嫌,在備受各方批評下,灰頭土臉的LPGA表示會在年底提出修正版的規定。
目前LPGA總共有來自26個國家的121位外籍球員,其中包括前後主宰女子高球的索倫斯坦(瑞典)與歐秋雅(墨西哥),更包括高達45位的韓國球員,我國的曾雅妮、龔怡萍、盧曉晴和洪沁慧亦在LPGA征戰。
如此風波,其實在 2003年就曾引爆,當時LPGA的一位美國球員珍‧史蒂芬森,在接受高爾夫雜誌訪問時,說出了:「亞洲人要害死我們的巡迴賽了,他們面無表情,拒絕說英語,打配對賽時只跟那些貴賓說哈囉和再見……LPGA已經國際化,但大多數是亞洲人,他們已經主宰了整個巡迴賽。」當時,亞洲選手(尤其是韓國人)的人數尚且遠不及今天,就已經有如此的抱怨,更何況是5年後的現在。
曾幾何時,講英文也變成了打球的基本條件之一?我想這會是所有人共同的疑問。君不見美國職棒,上至野茂英雄、近至松坂大輔,甚至是我國小將林哲瑄在獲選明日之星賽MVP的賽後訪問,都是用母語應答,如果套用LPGA現今的規定,這些人都不具備打球的資格了。
身為亞洲人的我們,很容易直覺地反應,這就是一種對亞洲球員的歧視,打球跟講什麼語言有什麼關係?然而我們卻不應過度反應,LPGA的本質和其他所有運動聯盟一樣,都是以營利為導向的商業體,以美國為最主要市場的LPGA面臨了「韓流」入侵,自然必須捍衛其利益,尤其是這些亞洲面孔和亞洲名字,對於大多數美國觀眾而言都是一樣相似而難記的時候,再加上不流利的英語,實在難以在美創造運動明星的迷人特質,遑論拓展其市場。因此,與其說LPGA的語言政策是對於亞洲人的歧視,倒不如說是其服膺於資本主義邏輯的展現。
這樣的碰撞與折衝,在全世界各大職業運動聯盟極力拓展全球市場與吸納全球人才時,都會面臨如此的難題,LPGA如此,北美洲的NBA、NHL、MLB和歐洲各國主要足球聯賽都是如此,只是LPGA此次採用了激烈的手段,企圖闖越全球化下一定底線的國族意識,嚐到了苦果。然而,未來運動全球化,也勢必在資本主義與國族主義的碰撞下,持續開展。

標籤: ,

星期四, 9月 04, 2008

中職與運彩

當棒球迷這兩週來默默地包紮著輸給中國「國恥日」的傷口,卻在日前又被灑了鹽。
負責運動彩券經營的北富銀副總楊瑞東表示,這場比賽他在賽前就獲得情資,表示中華隊會輸給中國隊。自從「黑鷹事件」爆發以來,關於棒球放水的消息始終繪聲繪影,未曾間斷,而「爆料」已是台灣見怪不怪的文化,但奇妙的是,這次竟然是由台灣唯一的合法「組頭」來發聲,緣由足堪玩味。
運彩5月2日上路以來,中華職棒就一直巴不得立刻和運彩結為親家,眼見連外國冷門賽事如WNBA、歐洲足球都是運彩標的,國內最顯著的運動卻仍被摒於門外,原因自然是出在對中職比賽公正性的質疑。如果連全世界最重大的奧運都有放水球的疑慮,豈不等於懷疑皇后貞操,那宮女般的中職賽事,更可想而知。楊瑞東的指控,對於台灣棒球的形象,無疑又是一記重拳,加上中職對於運彩使用其相關資訊欲徵收權利金,兩造沒有共識下,運彩納入中職,恐將再度延宕。
中職與運彩,如同在談婚事的兩家,台灣運彩雖稱不上豪門,倒也規規矩矩,身家清白,而前科累累、家道中落的中職則挾著殘存的家族勢力,期望結成親家後洗心革面,甚至藉著親家來拉抬自家的聲望,儘管運彩可以藉由這樁婚事,吸引更多賓客上門,但卻可能招惹更多是非,甚至賠上自家清白之身。
運動與賭博一直存在矛盾情結,一來運動(尤其是職業運動)可以藉由賭博增加觀賞的刺激與興致,吸引更多的球迷;另一方面,既然是賭博,就總有人想要穩賺不賠,也就造成國內外皆屢見不鮮的打假球醜聞,使得運動聯盟的公正性受到質疑,近年來義甲、NBA裁判Tim Donaghy坦承操控比賽等,皆歷歷在目。更諷刺的是,就當楊瑞東對於中華隊比賽提出質疑時,前中信鯨球員鄭昌明等人也因涉入職棒賭博案而被判刑。
雖然中職近日以爭取權利金的訴求,向北富銀施壓,但實乃欲迎還拒。中職一直抱持著藉由運彩來吸引更多球迷觀戰的夢想,對於本身該健全的制度卻不願反求諸己,實在本末倒置,而其權利金的訴求,更站不住腳。2006年8月,美國聯邦法院判決,職業運動的隊名與統計數據皆屬公共領域,可無償使用,當然,美國判例不代表台灣必須遵守,但卻極具參考價值。中職要爭取權利金,恐不樂觀,唯有以道德勸說,希望北富銀能回饋棒球發展,僅此而已。
北富銀與中職的互信基礎十分薄弱,而北富銀之前曾表示在9月8日將中職納入投注標的,因此此次楊瑞東的「爆料」,或許可視為是北富銀的緩兵之計以及增加談判的籌碼,但無論如何,運動比賽的公正性是絕不可妥協的底線,在中職比賽完全無法杜絕假球疑慮之前,運彩該採寧缺勿濫,寧可獨身,毋成怨偶。